当前位置: 首页

关于我之朝花夕拾—少年梦想
分享到:

关于我之朝花夕拾少年梦想

作者:邵青 《澳洲汽车杂志》

早上路过一间悉尼名校,周遭比平时多了很多车辆和三五成群交头接耳的家长,才想起今天是新州精英中学入学考试的日子。短短一段路停停走走半天才蹭过去,可我一点没顾上烦,因为此间心绪在一阵阵的恬淡和感动的交织中早已不知飞向了哪里。

前阵很多华人家长都在谈论精英中学考试改革的事,不少人忧心忡忡生怕孩子没办法适应新模式,也有人担心补校的作用被淡化后(这应该是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备考会变得很茫然。舆论总是强调学霸们骇人听闻的高分是通过补习补出来的,其实补校无非是孩子读书学习的一个途径一种方式,无论是最后考试取得的成绩,还是宏观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逐渐形成和提升,归根结蒂要靠自身日复一日的努力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资质和天分,上补校也好,自学也罢,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达到最终的那样一个目标。

这不是我们今天的话题,点到为止。几个月后发榜之时,此刻在考场中冥思苦想奋笔疾书的孩子们(其实主要是他们的家长),多数可能会失望(新州精英中学考试的录取比例也就是四比一左右,其中的几间名校就更低),少数金榜题名的定会尽情享受那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愉悦与满足,自古而今,至少于我们华人而言,这份喜悦从未改变。

其实不管落榜也好上榜也好,在我看来(相信时过境迁这些考生长大成人亦是如此),今天这场令这些而孩子以及家长们忐忑、焦虑、紧张、不安的考试也无非就是漫漫人生中也许极其渺小的一段经历,在他们日后的认知中早已烟消云散也未可知,真正享受的或许应该是那个为了目标为了梦想而去努力的过程,而结果,日后再看,反而未必再像当年那般珍视。

很多人说这些家长和孩子孜孜不倦拼命读书考名校无非是为了日后学医学法抱上一个金饭碗。其实即便如此也并没有错,尽管稍稍欠缺大局观。整个这个过程,对于孩子,真正的意义有二(至少我这样看)。

一是在日复一日经年累月的学习中,这些学霸级别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间形成一种绝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自学能力,这在日后,特别是对于其中多数人要从事的较为复杂的尖端领域工种,是极为必要的,再衍伸一下,这种自学能力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在宏观生活概念中的一种思考能力。其二,名校也好,日后的高端行业也罢,金饭碗是次要的,这种智商的孩子在澳洲这样的地方赚一份营生根本不是难事,重要的是他们从小小年纪起,便站上了一个绝大多数人永远也无法站上的平台,说得再宽泛些,就是层面。高手,从来只有和与之伯仲间相近水平的同样的高手过招,那才有意思。无论读书学习、下棋打牌,哪怕是天马行空谈天说地,也要对胃口才行嘛!否则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想想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说,读书考名校的意义,更多的应该在于让孩子有机会身处一个更高的平台和环境,不为名利,而为只有在那里才能遇得到的伙伴、想得到的思路、看得到的风景,还有很多很多可遇不可求的心同此想心有灵犀的默契。

本文的标题叫少年梦想,现在看可能有点文不对题,LOL,没关系,我这人行文一向随性,成文下来和动笔前的构思或许已经有了出入,甚至南辕北辙,相信常看邵青专栏的朋友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少年梦想”本是香港音乐人黄霑先生写下的一支歌。少年人,一定要有少年的梦想,并为之付出——时间、智慧、勤奋,当然还少不了汗水和泪水。笔者非常喜爱的一部几年前的好莱坞电影“EVEREST”(国内译作绝命海拔)讲的就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剧中的ROBBECKDOUG,还有日本人难波康子,为了梦想倾尽所有乃至生命。我总用这个故事激励我的女儿,这部电影教给她的并非要去攀爬珠峰,而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少年人,一定要有梦想与理想,并为之努力,每个人的梦想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但一定要有。

这部电影我和女儿看过几十遍,每每当她念叨那些熟悉的台词时,我跳跃的思绪时时便不知飞到从前的某年某月,儿时的我,曾经想当一名专业足球运动员、曾经梦想成为一位央视足球评论员。年轻的我,就像那歌中所唱,希冀着和心上之人甜梦都变真。。。多少年过去,再谈梦想,多少有些遥远而缥缈,但至少我还在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还在做着自己,一个真正的自己。这样想想,也就没有辜负从前的梦想和这匆匆的光阴吧。